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crazymanscu,(https://xueqiu.com/1800485126/343274464)

在投资领域,胜率更重要还是赔率更重要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。为了理清这一困惑,我采用简化的凯利公式进行建模,结果豁然开朗,并瞬间东西了投资大师们背后的行为逻辑。

一、胜率和赔率谁更重要:凯利模型简介一个股票有多少价值,我们可以用期望收益(E)来衡量。期望收益等于仓位比例(f)与单位仓位的预期收益率(u)的乘积。简单来说,好股票的核心标准就是:买得多,涨得好!

最佳仓位选择的指导原则源于凯利公式(Kelly Criterion)。实际中,人们往往选用协方差矩阵平衡的凯利公式或半凯利公式等变体,但根本原则一脉相承。要揭示基本原理,使用简化的凯利公式足矣。

下面,我们用简化的凯利公式来计算:

先推导期望收益的公式E:

1. 变量定义

我们选择以下变量,这些是凯利公式和投资建模中的标准符号,便于理解:

p:盈利概率,范围 [0, 1]。例如,股票上涨的概率。

q:亏损概率,q = 1 - p。

b:净赔率。在股票语境中,b 表示盈利时的净回报率(例如,如果投资1单位,盈利时净获利b单位,总回报1+b;亏损时损失1单位,总回报0)。

f:最佳仓位比例,由凯利公式计算。这是总资金的比例(假设总资金为1)。

E:期望收益,即单次投资后的预期净收益(财富增加额)。

假设:

初始总资金为1(简化计算,可扩展到任意资金)。

投资f比例的资金于股票。

结果二元:以概率p盈利(财富变为1 - f + f(1 + b) = 1 + f b);以概率q亏损(财富变为1 - f)。

2. 凯利公式(仓位函数)

凯利公式计算最佳仓位f,以最大化长期资本增长:

其中q = 1 - p,因此:

3. 单位仓位的期望收益

单位仓位的期望收益(expected profit per unit): u = pb-q。

带入q = 1 - p,得 u = p(b+1) - 1

4. 总期望收益函数

将上面的f和u带入,得到总期望收益函数:

然后,我们看看函数E的截面图和等高线:

1. 不同净赔率b,期望收益E随赢率p的变化

从图1可以看到,在同样的赔率下,一个股票的期望收益随着胜率的提高是呈抛物线增长的,赔率越高,胜率提升的影响越大。

2. 不同胜率p,期望收益E随净赔率b的变化

从图2可以看到,在胜率一定时,股票的期望收益跟赔率几乎是线性关系,同样,胜率越高,赔率的影响越大。

3. 期望收益E在胜率/赔率平面的等高线

从图3的等高线可以看到,在大部分情况下,胜率提升对期望收益的影响最明显。

仅当胜率已然很高而赔率仍较低时(区域2),提升赔率对期望收益的影响才更为显著。该区域常见于套利交易者或以清算价值为安全边际的并购交易,在此类情境下,追求“更大的机会”(更高赔率$b$)是努力的重点。

二、模型的启示1. 股市赢家背后的行为逻辑

通过面的简化模拟我们可以发现,在多数情境下,胜率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。这也正是众多投资高手行为逻辑的一致内核。

巴菲特及其众多成功的追随者将“护城河”视为最重要的指标,其背后的核心原理正是“胜率优于赔率”。同样,许多投资者以深度跟踪见长,他们与目标公司人员建立紧密关系,全面掌握各业务环节、订单动态以及上下游客户的变化,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胜率。

如果没理解他们背后“提高胜率”的本质意图,一味生搬硬套,就会陷入东施效颦的窘境,疲于奔命却难见成效。

2. 收益最大化投资者的优化路径

如果你是以最大化收益为目标的投资者,那么用凯利公式来确定仓位,并在凯利模型的边界上进行优化,将是最佳策略。

投资者常见的错误有两类。第一类就是忽略凯利公式模型:在胜率和赔率不足时重仓投入,在胜率和赔率足够高时却过于保守。如果能对胜率和赔率进行更客观的评估,并借鉴凯利公式的原理优化仓位配置,投资收益率将会显著提升。

第二类错误则是虽然借鉴凯利公式的思想,却受困于某些低价值区域(如图3中的1、2及中间部分),受知识、观念与习惯的束缚,只能局限于局部区域寻求“最优解”。

那么,该如何进行优化呢?是从高赔率、低胜率区域(图3中的1区)转向高胜率优化,还是从高胜率、低赔率区域(图3中的2区)入手提升赔率?

反直觉的地方在于,胜率和赔率其实并不矛盾,相反,在很多时候是正相关的。所以,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挑出困住自己的区域,寻找图3中的区域3,然后在此区域进行优化。这也是很多赚大钱的高手所在做的。

top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四强_世界杯裁判 - tylw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